(圖片來自複旦大學官網)
(此文原載《溫州商報》2015年4月30日 記者 趙琛璋)
北京時間4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新增的21名外籍院士中,畢業於溫州二中、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係教授的沈誌勳赫然在列。
高考物理離滿分僅一步之遙
出生於1962年的沈誌勳,1974年從瓦市小學畢業。此後的五年,他在溫二中度過了自己的中學求學生涯。恢複高考的第三年,他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複旦大學物理係。
據其中學同窗稱,沈誌勳當時的物理高考成績離滿分僅一步之遙。
對於選擇複旦大學,沈誌勳在一次采訪中這樣說:“複旦是江南第一學府,我們南方人又不希望離家太遠,於是就選擇了複旦。”在他之前,家族裏先後有一位堂哥和表姐在恢複高考的第一年成為了複旦人。而他的太太,也是其在複旦求學期間結識的。
學習之餘,沈誌勳的大學生活也十分豐富:利用周末的時間跟外地同學對弈軍棋,對著黑白電視機,一邊聽著宋世雄帶勁的解說,一邊看中國女排在賽場上揮汗如雨。
從複旦畢業後,沈誌勳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羅格斯大學的碩士學位和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此後便留在斯坦福大學任教。
高二時展露物理才華
現為溫二中數學教師的李春蘭,與沈誌勳係溫二中79屆高二(3)班的同窗。彼時,學校是在市區海坦山麓原東方紅中學舊址。
“上高中的時候,恰逢高考剛剛恢複,學校對教學非常重視。”李春蘭回憶,當時高中隻有兩年。每念完一個學期,學校都會組織考試選拔尖子生進入重點班。從始至終,沈誌勳一直都是重點班上的尖子生。
初中階段,沈誌勳的成績就非常拔尖。“畫畫也畫得很好。”李春蘭介紹,雖然兩人初中並非同班,但沈誌勳在校內頗具知名度,經常能看見他跟別人一起出學校的黑板報。
沈誌勳在物理方麵的才華日益凸顯是在高二。當時,他所在班級的物理老師為浙江省首批特級教師陳立明先生。那一年,沈誌勳和另外幾名同學代表學校參加了全市組織的物理競賽,並獲第一名,之後在全省組織的競賽中又拔得頭籌。
念完高一初次高考便順利上線
“高中階段,沈誌勳的成績一直很穩定,始終在全段前三徘徊。”現為溫bob会员改版 工會主席的陳少華曾是沈誌勳的高中同學。據其回憶,1978年,剛念完高一的沈誌勳就與另外幾名同學參加了當年的高考。“幾人的成績都已上線,但由於誌願填得較高,隻有一名同學先去上了大學,他和另外幾人留下來又讀了一年。”第二年,沈誌勳如願進入複旦大學物理係。
那一年,“學霸”沈誌勳所在的79屆高二(3)班是名副其實的高考“牛班”。包括高考狀元在內,60多名學生中,有三十幾人順利上線。其中,有9人分別去了北大、複旦和浙大。
“培養學生比自己得獎、發文章還要高興。”近年來,沈誌勳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國內各大知名院校,分享自己的學術研究。去年12月,他還被聘為南大名譽教授。從教至今,沈誌勳培養了五十幾名博士和博士後,這些學生已經成為所在專業領域的骨幹,活躍在世界各國的工業、政府和學術界。
>>>人物介紹
沈誌勳在凝聚態物理和複雜材料領域研究中做出了許多開創性工作,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凝聚態物理領域一流科學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室溫超導。目前為斯坦福大學應用物理學及電機工程學教授、Geballe先進材料實驗室主任、線性加速器中心高級材料x射線實驗室主任、材料與能源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物理學會院士以及上海光源學術委員會主任。
沈誌勳在物理領域所獲得的國際獎項
●2000年第一個獲得世界超導實驗物理最重要大獎:卡梅琳-昂尼斯獎;
●2009年獲美國能源部代表美國總統頒發的科學大獎;
●2009年繼華裔科學家丁肇中、李遠哲和劉錦川之後,獲歐內斯特·奧蘭多·勞倫斯獎;
●2011年獲美國物理學會凝聚態物理最高獎:奧利弗·伯克萊獎;
●2013年獲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稱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