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11月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戴金星院士參加完世界溫州人大會後,在其學生的陪同下,專程訪問bob会员改版 母校,並將其所得之陳嘉庚科學獎中的一半贈與母校,以其夫人之名設立“夏映荷教育基金”。吳軍校長、戴榮武副校長及bob会员改版 部分中層幹部全程參與基金會成立儀式。參加儀式的還有學生會的幾位主要幹部。
戴院士於今年5月獲得陳嘉庚科學獎,他將100萬元獎金的一半用於扶助他曾經工作過的四川巴中的貧困學生,另外50萬捐贈給溫州bob会员改版 。在聽完吳軍校長關於教育基金章程的介紹後,他非常高興,表示對章程上的內容沒有意見,隻要求用他夫人(也是bob会员改版 校友)夏映荷女士的名字作為教育基金的名稱。他解釋說,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感謝他夫人夏映荷女士的大力支持。
戴金星院士雖已頭發花白,但是精神很好,雖然被譽為“中國天然氣之父”,待人仍非常謙遜隨和。他表示自己捐贈獎金與科學獎創始人陳嘉庚在抗戰期間毀家紓難的無私行為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他隻不過是用他十分有限的能力,為母校做點貢獻。
戴金星院士關心學生的高考情況和學校的近況,也關心學校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學校發展所可能遇到的問題。吳軍校長對戴金星院士提出的問題一一做了答複,並介紹了學校近幾年的高考成績和體藝方麵的成果,並對目前的教育製度提出了理性的分析。院士聽後頻頻點頭,他用自己小學時因老師的表揚而對地質產生興趣的故事說明老師的鼓勵對學生的作用是多麼巨大,希望母校能多鼓勵表揚學生,幫助貧困的有誌學生,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拔尖的人才,為國家做出更多貢獻。
在簽字儀式後,戴金星院士表達了對母校的感謝,希望能由學校代他向當年的老師問好。離開學校前,他又一次參觀了校史館,在當年的師生照片前他駐足觀賞,還向學校詢問了他們的近況。當走到他於120周年校慶時捐贈的礦物標本和猛獁象牙等展品前時,還饒有興趣地向大家介紹起來,並表示將來還會向母校捐贈一批他收集的標本。
天色漸暗,戴金星院士與老師、同學一一親切握手,笑嗬嗬地跟每個人說再見後,結束了訪問母校的行程。
以下收錄部分與會學生的感言:
周欣翰:戴金星院士告訴我們,未來屬於科技時代,而科技是人才的產物,所以要好好學習,科技興國。我在戴金星院士的身上看到了一股衝勁,一股堅持、不服輸的勁頭,也正是這股勁頭,讓他始終堅定地行走在探索地質學的艱苦途路上,終成 “中國天然氣之父”!
周亦儼:戴院士多次在交流中提到“夢想”,教育我們要樹立堅定誌向,把目光放長遠,並嚴格要求自己。這樣,不管在哪個領域,隻要有恒心,最終都會“冒尖”。
他說自己十分關心家鄉的教育問題,甚至在人民政協會議上指出過由於地方保護造成的高考不公平問題,為浙江教育鳴不平。他說得很平淡,但話語中卻滿含著他對家鄉、對後輩的愛。
年過八旬,雖然有權享受部級專車待遇,但他依然每天堅持走路上班,邊走路邊甩手700下來鍛煉身體,洗淨鉛華,不慕虛榮,學者之清正讓人敬慕不已。
莊楠:戴院士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每年還會發表地質方麵的學術論文,同時還指導學生開展地質研究工作,他對地質工作的堅持不懈和為國家地質工作培養人才的奉獻精神實在令人欽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有理想,有擔當,要像習總書記說的那樣,“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圖片提供:林怡夢 排版:林怡夢 編校審核:方緒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