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首頁
>新聞資訊>媒體聚焦

“學習強國”——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網絡中心  來源:  發布日期:2021-11-19 瀏覽次數: 

近日,“學習強國”刊發我校教師王佩佩的文章《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現將全文展示如下,以饗讀者。

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浙江省bob会员改版    王佩佩

2009年,我從浙江師範大學畢業,成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求學的旅程在這裏畫上了句點,從此我作為一個社會新鮮人,進入了新的人生階段。

但事實上,在一邊教書一邊繼續成長的過程中,我始終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獲取新知,於是愈加懂得了“學習”二字的深沉含義,也愈加明白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正內涵。

一、亦師亦友,和學生一起成長

差不多十年前,我的第一屆學生高三。

第一次任教高三,我覺得壓力很大。一邊是永遠備不完的課、改不完的作業、刷不完的題目,另一邊是第一次擔任高三班主任的無盡焦慮。

我希望孩子們能學得更好,也希望他們能學得更開心。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我甚至連自己都安撫不好,又怎麼去鼓勵我的孩子們?

有一段時間,我看好多孩子在周記裏寫,說早起的同學越來越多了,和同學們一起相遇在清晨的教室,總有種格外堅定的、向上的力量。

我覺得很欣喜,於是,找了一天早上,清晨六點鍾就到了教學樓下。

那正是冷的時候,清晨六點鍾,天還完全是黑的。我在瑟瑟寒風中看著天邊的星辰,想著教室裏可能會有多少人,從樓下望去,整個三樓五個教室,已經有三個亮起了燈光。走進我們班教室,座位上已經坐了十四五個孩子,有的在背書,有的在寫題,他們會抬起頭,略顯詫異地跟我笑笑,然後繼續埋頭“苦戰”。還有幾個出去倒水回來的孩子,會用低低的聲音向我問好,然後走回座位,開始一天的奮鬥。

那天,我就這樣坐在清晨寒冷的教室裏,看著我的孩子們一個一個走進來,看著天邊一點一點亮起來,感受著教室裏的溫度慢慢升高,心裏滿滿的,是感動,是驕傲,更是敬佩。

這一群十七八歲的少年,用他們對夢想的熱忱深深打動了我,感染了我。原來,堅定地走在追夢的旅途中,是那麼昂揚、蓬勃的力量。

那天,我坐在教室裏很認真地想,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喪失了學習的熱情的?我的生活中似乎隻剩下不得不去完成的工作,卻缺失了一份發自內心的學習力。我覺得很辛苦,很焦慮,不隻是因為工作的忙碌,任務的繁重,更多的,是因為我沒有找到奮進的力量,沒有以充實自我、提升自己為前提去學習、去創造。

反觀我的孩子們,因為心無旁騖,所以每一天的學習都是成長。他們會歡喜於解出了一道難解的題,會開心地展示近來的錯題集和積累本,看著他們,我好像更加懂得了成長的意義:是努力奮鬥,是刻苦鑽研,是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以此去麵對人生中無處不在的挑戰。

我想,就是那一天,我暗暗下定決心,要配得上這群孩子的努力。

所以2012年6月,伴隨我所帶的四班取得bob会员改版 普通部最好成績的同時,我收到了香港教育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和新加坡教育部漢語教師的錄用通知。我知道,我們都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而這個道理,是那個寒冬的清晨,我的孩子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的。往後餘生,我都會清晰地記得那一天的星光,記得我的孩子們帶給我的,奮進的力量。

二、成為母親,也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2014年-2017年,我順利完成浙江師範大學教育碩士課程,拿到碩士學位。湊巧的是,幾年學習中,正遇上我懷孕,生產,升級為母親。過程的確很艱難,但還好,我最終克服了

一切,如願以償,完成了自己當初跟孩子們許下的承諾:我們都要為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加努力!

而在真正成為母親之後,我也在學習育兒的路上越跑越快,我閱讀了大量的育兒書籍,報名了各類育兒課程,帶著孩子一起上早教課,申請了個人公眾號分享育兒心得,還寫了不少原創兒童故事,並全部錄製成音頻,“阿白講故事”一度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故事節目。而在此過程中,我也解鎖了無數新技能:公眾號的排版和寫作,音頻的錄製和轉換,視頻剪輯和美化,可以說,是母親這個身份在促使我繼續學習和成長。

我讓自己退回到小時候,和女兒一起,重新體驗幼年和童年,把自己的頭腦清空,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我和女兒一起讀繪本,讀英語,陪她一起完成了無數次打卡任務,她讀英文字母,我背四六級單詞;我學習了無數新知識,前庭覺、感統、兒童心理,是在為成為更合格的母親,也讓我有了新的視角去審視我的工作和學生;我和她一起唱歌、讀詩,帶她去各種各樣的地方旅行,用文字、用照片記錄我們共同的成長。

事實上,我用學習和陪伴克服了自己的育兒焦慮。作為雙職工家庭,沒有老人做後盾的我們萬事靠自己,女兒兩周歲就去了托班,第一個禮拜,她在樓上哭,我在托班門口哭,我一度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媽媽,覺得焦慮,覺得人生苦楚世界荒蕪,很多次想辭職回家帶孩子,是孩子治愈了我,是一直堅持著的學習給了我更廣闊的天地,讓我跳出原來閉塞的認知去看自己,更讓我終於學會了放過自己,原諒自己的不完美。

書上說,“育兒育已”,我深以為然。我陪伴孩子一天天長大的過程,也是我在努力將自己成長的印記一次次剖開重建的過程。今年,孩子五歲了,而我,也終於更加自信,更加堅定:我想讓女兒以自己的媽媽為傲,因為她的母親,從始至終都沒有放棄過學習和成長。

三、在瑣碎的生活中找到研究的意義

我一度認為,一線教師是不用做科研的,隻要好好教書,有沒有科研成果,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但在教書數年後,我才發現,是我自己太狹隘了。我慢慢發現,也許很多時候,很多優秀的教師並沒有書麵的科研成就,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卻一定會有研究的印記。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講?如何布置更有針對性的作業?如何提高早自修的讀書效率?……每一個問題都是切切實實落在日常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也都具有“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而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對相關問題的改進,本身就已經是研究的過程了。隻是有時候,我們沒有把它們好好記錄下來,形成文字。

所以,從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那一天起,我就開始更有針對性地去“研究”我的教學,而這一切的起點,是學習。聽師傅的課,手寫教案,和兄弟姐妹交流教學感受。反複推翻備課思路是常態,連續聽課是常態,上完第一個班級拚命改教案再去第二個班級上課也是常態。

但漸漸地,我能從模仿各種優秀課例走向自主備課,也能從聽評課的老師們口中聽到一句“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而孩子們課堂上專注的目光與名列前茅的語文成績更是對我教學能力的認可。

十二年裏,我教過普通班、國際部、實驗班等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但每一次,我都會根據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

2019年,我獲得溫州市高中語文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對於“高齡”參賽的我來說,這是對我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之路上的積累與反思的認可,但同時,也是對我背後強大團隊的肯定。

無論是學科教研組,還是學校的課程設置體係,都給了我極大的發揮空間。所以,這些年,在站穩講台的過程中,我嚐試著去觸摸更多未接觸過的領域,《演講與口才》《BOB体育比赛竞猜 文學》《BOB体育比赛竞猜 戲劇》《初級秘書學》等課程,都留下了我參與開發與教學的足跡。

更重要的是,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開始嚐試著把我們的故事記錄下來。從跟孩子們寫交換日記,到空間日誌,再到微博、博客、微信個人公眾號,我一直在持續更新著自己和孩子們之間這些細細碎碎的日常,它們是我的財富,也是孩子們記憶的珍寶。

在用心記錄成長故事的同時,我也發現了自己的進步,比如文字功力的打磨,比如碰到學生各種突出狀況時的從容。這些年,我陸續在《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溫州教育》等刊物上發表我和學生的教育故事。2021年,我從第二屆溫州教育與科研寫作研修班結業,開始規範地學習教育敘事的寫作,我想,日子還很長,我和孩子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我的記錄也應該一直在路上。

有時候我也在想,“學習”究竟是什麼?能讓人獲取生活的智慧,觸摸廣闊的天地,成就更好的未來。但慢慢的我明白了,學習是我們成長旅途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有它在,我們的人生才不會沒有方向;有它在,我們才能夠一路追逐夢想,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bob会员改版 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站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bob会员改版 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請注明“來源:溫州bob会员改版 網”。
② 非本站原創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請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係。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係統